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67篇
  免费   1650篇
  国内免费   3181篇
测绘学   934篇
大气科学   1980篇
地球物理   2458篇
地质学   4940篇
海洋学   1062篇
天文学   45篇
综合类   570篇
自然地理   1509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54篇
  2022年   360篇
  2021年   409篇
  2020年   487篇
  2019年   597篇
  2018年   488篇
  2017年   436篇
  2016年   569篇
  2015年   612篇
  2014年   694篇
  2013年   771篇
  2012年   705篇
  2011年   742篇
  2010年   600篇
  2009年   696篇
  2008年   660篇
  2007年   655篇
  2006年   630篇
  2005年   497篇
  2004年   425篇
  2003年   368篇
  2002年   277篇
  2001年   252篇
  2000年   209篇
  1999年   200篇
  1998年   181篇
  1997年   155篇
  1996年   134篇
  1995年   112篇
  1994年   111篇
  1993年   78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压实系数是控制路堤填筑的关键性指标。本文通过分析不同压实系数下的强度特点以及通过离心试验和有限元对不同压实系数路堤沉降的模拟,得到粘聚力c值和摩擦角与不同压实系数的关系以及不同压实系数下路堤沉降的特点,为路堤填筑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2.
The dynamics of organic carbon (OC), turbidity, faecal indicator bacteria and physicochemical parameters was studied in a karst system near Yverdon, Switzerland. Online measurements and sampling were done at a swallow hole draining an agricultural surface (the input), and two groups of springs (the outputs) that often show bacterial contamination. A fluorescent tracer that was injected into the swallow hole during low-flow conditions first arrived at the springs 10–12 days after injection; the total recovery rate was 29%. Previous tracer tests during high-flow conditions gave shorter travel times. After a major rainfall event, a primary turbidity peak was observed at the springs. It coincides with the rising limb of the hydrograph, indicating remobilisation of autochthonous particles from the aquifer. A secondary turbidity peak occurs several days later, suggesting the arrival of allochthonous particles from the swallow hole. Wider peaks of OC and bacteria were observed simultaneously. Applying methods from molecular microbiology (PCR-DGGE) allowed characterisation of the bacterial communities at the swallow hole and the spring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swallow hole i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groundwater contamination, while its contribution to aquifer recharge is insignificant. OC appears to be a better indicator for bacterial contamination than turbidity.  相似文献   
133.
电子地图中多尺度地图数据显示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将计算机三维模型简化中的LOD思想引入到电子地图的组织和显示中,提出了同一比例尺数字地图不同详细程度的分层显示方法和不同比例尺数字地图嵌套显示方法,实现了电子地图的多级缩放。  相似文献   
134.
泥石流汇流槽可靠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汇流槽是泥石流治理工程中常用的工程措施之一。文章基于汇流槽的倾倒破坏、滑移破坏及地基破坏模式,通过对汇流槽设计影响强烈的岩土参数、几何特征、荷载因素等敏感因子的求解方法及分布特征分析,从汇流槽的抗倾稳定、抗滑稳定和基底应力要求三方面建立极限状态方程。对于每个极限状态方程,在泰勒级数对非线性极限状态方程线性化后,运用一次二阶矩的理论,先假定失效点P^*,求解出相应的均值和方差。然后根据可靠的定义,得到相应的可靠度指标,通过迭代法求解真正失效点的可靠度指标βi。最后根据3个状态方程相互独立的假定,得出整个结构的可靠度指标β。该方法在平川泥石流防治工程中得到了成功的运用。这对于可靠度设计方法在泥石流防治工程中的运用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5.
以山东省济宁市太平煤矿为例,采用煤柱模拟试验和数值分析手段,对薄基岩条带开采时所留设煤柱的应力应变状态、煤柱强度结构及煤柱长期稳定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揭示了煤柱稳定性及煤柱应力分布与条采尺寸、采出率、覆岩特征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条带煤柱的稳定性评价,为工程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6.
郭建新 《地下水》2005,27(5):405-407
利用浸出试验方法,对火电厂粉煤灰进行浸出特性的测定,对其有害特性进行鉴别并分析其浸出规律,从而为地下水受粉煤灰排水影响后的水质预测、堆灰场选址、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7.
绿片岩三轴流变力学特性的研究(II):模型分析   总被引:29,自引:6,他引:29  
首先,基于在岩石全自动流变伺服仪上得到的绿片岩三轴流变试验曲线,采用五元件线性粘弹性模型对表现为粘弹性流变特性的曲线进行了辨识,获得了绿片岩的粘弹性流变参数;然后,提出了一个新的非线性粘性元件,并将其与塑性体并联起来,得到一个新的非线性粘塑性体(NVPB),该体能充分反映岩石的加速流变特性:同时,将NVPB模型与五元件粘弹性模型串联起来,建立了一个新的岩石七元件非线性粘弹塑性流变模型。采用绿片岩加速流变全过程曲线,对提出的岩石七元件非线性粘弹塑性流变模型进行了辨识,得到了岩石七元件非线性粘弹塑性流变模型的材料参数。流变模型与试验结果的比较,显示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8.
中国农业干旱脆弱性分区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各地水资源的特点、农业受旱成灾的情况及水利设施抗旱能力,确定农业干旱脆弱性分区的原则和指标,构造层次分析模型。应用MapInfo6.0软件绘制了中国农业干旱脆弱性分区图,结果表明:在全国340个农业干旱脆弱性分区中,极严重脆弱区47个,严重脆弱区104个,一般脆弱区175个,轻度脆弱区14个。  相似文献   
139.
从维护生态平衡与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角度定义了地下水库的调蓄能力,提出地下水库调蓄能力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在模糊模式识别理论与模型的基础上,去除指标间的相关性,建立一种适合于对多指标体系的地下水库调蓄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的多层模糊模式识别交叉迭代模型。实例应用表明,该模型具有能同时考虑定性与定量指标,又能将迭代结果与决策者经验知识相结合来确定多指标权重的优点,便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0.
盾构法施工的要点是需要在井下布设高精度的控制支导线,当我们根据盾构推进进度对导线接测时,由于观测条件、观测方法、观测仪器基本相同,但观测、的成果往往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有时我们无法直接判断成果的正确与否,此时,采用测量平差中的统计检验的方法来分析这些观测数据,可以取得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